1、雙中子星并合:人類首次“看到”引力波
驚動全球天文圈,首次探測到雙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引力波,中國科學家和天文設備參與其中
2、冷凍電鏡技術:在原子水平觀察生物大分子
專家解讀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:讓你看清生物大分子的模樣
3、探測中微子的微型探測器
今年,物理學家以一種新的方式轟擊原子核,發現了最難以捉摸的亞原子粒子 ——中微子。這個成就實現了一個長達40年的目標,并不需要通常用來檢測中微子的大量硬件。相反,研究人員用便攜式探測器取得了成就,這個探測器的重量和微波爐差不多。
4、智人的起源更早
摩洛哥一個山洞里長久被忽視的頭骨推倒了我們現有化石記錄,并為今年的現代人類起源研究提供了動力。研究人員確定,頭骨有30萬年歷史 ,比曾經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埃塞俄比亞的智人化石大約早10萬年。
5、精準的基因編輯技術
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改變DNA和RNA的堿基。
6、生物預印飛速發展
幾十年來,生物學家的論文都是經過同行評審后在雜志上發表。但是,今年生物學預印本分享已經開始了,數以千計的生命科學家在網上發表了他們的未被同行評審的論文,資助者則投資了生物學預印網站BioRxiv這種科學交流模式。
7、一種可以廣泛使用抗癌藥物獲批
今年5月,美國FDA批準了Merck的一款廣譜抗癌藥pembrolizumab,這種藥物已經被批準用于治療黑色素瘤和少數其他腫瘤類型,現在可以用于任何晚期兒童或成人的實體瘤。
8、新的類人猿物種
Pongo tapanuliensis是自1929年倭黑猩猩以來鑒定的第一個新猿類。
9、270萬年前的地球大氣
在世界的最低處,被凍結在冰層之中,是另一個時代的門戶:地球古老的微小氣泡。今年8月,由普林斯頓大學和緬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宣布,他們已經找到了270萬年前凍結的南極冰。比以前的任何一次冰情都要早出170萬年,它將現有的大氣記錄推到了地球氣候史上更關鍵的時刻。
10、基因療法的勝利
今年在一個小型臨床試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推動了基因治療領域的發展。研究人員報告說,他們通過在脊髓神經元中添加一個缺失的基因,挽救了一個死于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的嬰兒的生命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嬰兒會在2歲左右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