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nav id="cigau"><nav id="cigau"></nav></nav>
  • 恒瑞醫藥公布半年報:兩大亮點和兩大遺憾

    2023年8月18日,恒瑞醫藥公布半年報: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.68億元,同比增長9.19%;凈利潤23.08億元,同比增長8.91%。

    在2022年半年報出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降之后,恒瑞醫藥重新收獲一份增長的半年報,雖然增長率僅有個位數,但是標志著恒瑞重新回到了增長軌道。
    亮點一:創新藥占比創新高
    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恒瑞醫藥的增長,主要靠創新藥的銷售收入驅動:在111.68億的整體收入中,創新藥收入達到了49.62億。
    按照這個速度,今年創新藥收入極有可能超越100億大關,而去年全年恒瑞醫藥的創新藥收入約為86億。
    更為重要的是,創新藥收入占整體收入的比重達到44.4%,距離50%的分界線已經非常接近。
   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,恒瑞醫藥雖然一直頭頂著“醫藥一哥”的光環,但是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:恒瑞醫藥的仿制藥占比遠超50%,仍然是一家仿制藥為底色的藥企。
    此次創新藥占比達到44%,很有可能創了該項指標的歷史新高,這也標志著恒瑞醫藥正在緩慢地發生質變,創新藥占比達到和超越50%只是時間問題。

    根據恒瑞醫藥此前的員工激勵計劃,其第二批解鎖條件為:2023年公司創新藥收入達到105億元;第三批解鎖條件為:2024年公司創新藥收入達到130億元。

    目前來看,2023年完成目標應該問題不大,2024年如果能達到130億,那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。
    亮點二:仿制藥板塊基本平穩
    在創新藥銷售高歌猛進的同時,恒瑞的仿制藥板塊整體基本保持穩定。
    但是,過往的一些大品種還是在衰退:第二批集采涉及產品注射用紫杉醇(白蛋白結合型)、 醋酸阿比特龍片因多數省份集采續約未中標及降價等因素影響。23年上半年的銷售額,同比減少5.23億元,2022年11月開始執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產品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5.78億元。
    恒瑞醫藥近年面臨的最大矛盾之一,就是創新藥的銷售額增長,完全無法對沖仿制藥銷售額的急劇下滑。
    眼下,隨著創新藥的穩健增長和仿制藥的逐步趨于平穩,意味著靴子即將全部落地,拐點即將到來。
    但是在此之前,仿制藥板塊還面臨著最后一擊:仿制藥板塊仍然有三個大單品,極有可能在近年納入集采。
    第一個有望短期納入集采,是麻醉藥板塊的吸入用七氟烷。
    根據相關數據,國內吸入用七氟烷年度銷售額超20億元,其中,恒瑞醫藥占據了超六成的市場份額。
    目前,有6家企業的吸入用七氟烷,以仿制4類獲批上市,此外還有7家企業報產的吸入用七氟烷在審評審批中。
    第二個有望短期納入集采的仿制藥大單品,也是一款麻醉藥:酒石酸布托啡諾注射液。
    恒瑞醫藥的酒石酸布托啡諾仿制藥在2007年就申報上市,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于市場獨占的地位,但是現在已經出現3-4家申報企業,湊足6家估計也要集采。
    第三個仿制藥大單品是造影劑板塊的碘佛醇注射液。
    在原先的造影劑第一大品種碘克沙醇注射液被納入集采后,碘佛醇注射液榮登造影劑銷售榜的“狀元”,而恒瑞醫藥目前在這一品種上擁有絕對的市場優勢。
    相關數據表明,2022年碘佛醇注射液的院內銷售額超20億元,恒瑞醫藥占比可能超過90%。
    但是恒瑞一家獨大的局面也正在改變:司太立和成都倍特都已經提交碘佛醇仿制藥的上市申請,目前還有多家仿制藥在研,早晚也要納入集采。
    以上三款仿制藥如果全部納入集采,可以說,恒瑞的仿制藥板塊的水分就基本擠干了,從此再無大的利空。
    遺憾一:銷售費用居高不下
    此次恒瑞醫藥的半年報中,一個遺憾的地方是銷售費用仍然高達36.78億,不僅占收入的比例高達33%,而且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2%,銷售費用的增速快于收入和利潤的增速。
    在醫藥反腐如火如荼的當下,這顯然不是一個正面的數字。
    遺憾二:盈利質量不高
    此外,恒瑞醫藥在2023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為23.31億,從財報數字來看,相比去年同期僅增長6.73%,還沒有回到2021年半年報的25.81億的規模。
    但是,這是將相當部分研發支出作了資本化處理后的數字,2023年上半年,恒瑞醫藥的實際研發投入約30.58億,其中7.27億作了資本化處理,23.31億作了費用化處理。
    也就是說,如果按照恒瑞此前堅持多年的研發成本100%費用化處理的方式,2023年半年度的凈利潤要再減少7.27億。
    當然,這種財務處理方法,在A股的規則允許范圍之內,也是大多數主流藥企的選擇,無可厚非。
    但是,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,恒瑞醫藥將研發支付100%費用化處理的方式,是“內地資本市場一股清流”,也是“盈利質量最高的藥企之一”,因此曾經博得無數投資者的口碑。

    那個時代,終于一去不復返了。

    文章來源:醫藥投資部落

    聲明: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煜森資本立場,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。如需轉載,請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本平臺留言。